1 May 2017:
一成不變是好是壞?
(很久沒用中文寫博客了吧……)上個博文已經是兩個多月前的事了,當時雄赳赳氣昂昂地捍衛了國民服役這個念頭。
在那之後,似乎找不到寫作的靈感。或,老實說,是偶爾的靈感被懶惰給沖走了。
就如那篇博文發表的五天後,其實就發生了一名士兵死亡的事件。當時網上的言論大概有兩種:一是那些「過來人」,批評如今的士兵們弱不禁風,受不了訓練;二是一些媽媽們(或其他心疼者),紛紛表示關心,擔心自己的兒子如果身體比較虛弱,日後會否如此下場。
可是,其實死亡的這名士兵是個正規軍人(即非國民服役人員;這是他的職業),而且他是在自己進行的體能訓練當中不幸身亡。不過,網上發表評論的人哪會管那麼多呢?趕緊開炮,能口無遮攔的哄誰就哄!
為此我當時亦是憤憤不平,剪貼了幾個留言想要加以評論,洋洋灑灑寫了近2000千字(英文)。那時已經凌晨時分了,所以打算說結尾留到隔天再完結它。
結果,那是兩個月前的事了…………
不過草稿我還留著,說不定日後靈感又來了我會寫完它然後發表?
~
自從兩個月前,我的生活裡沒什麼大改變。只是現在開始上班了。上班的地點、性質我就不分享了,雖然它絕對不比當兵時那麼神秘,不過還是別說比較好。想說的只是我挺開心,能夠通過這份工作間接的服務大眾,而且是我中意的領域裡。
比起當兵時的環境,目前這裡好多了。當初我剛開始的時候會擔心會不會歷史重演,又要被陷入劇毒的辦公室政治裡頭。幸好,目前為止根本沒有那樣的事情,令我很是欣慰。
當然,政治還是有的,不過的確少了很多。而且我留意到各位同事基本上都夠成熟,儘管不喜歡彼此,還是會在上班時間專業地溝通,不會因私人理由而影響辦公環境。
對此我有三個初步見解,為何這裡的環境沒那麼差:
第一、這裡的領導比較沒那麼疏忽。當時的領導非常的腐爛,導致幾乎「無法無天」的情況發生,只剩包括我在內的幾個人在支撐著。本想說離開了上個機構就來寫一個長篇博文,述說各種領導錯誤。後來我想想,基於保密理由,我還是別透漏太多了。萬一不小心透漏什麼被認為是機密的(儘管恨不可能)東西,那就麻煩了。於是乎,我一年多來看到的,就讓我自己學習、領悟就好了。看到了那麼多,只希望自己以後不會變成那樣的領導。
第二、在這裡你能背炒魷魚。我想,國民服役的其中一個缺點就是你不能被炒魷魚。甚至說,要是能被炒的話,說不定人們都爭著要被炒呢。而如果把行為不良好的士兵重新分配到另一個組織也不行,太多的人事安排,從大局看行不通。為此,有些士兵便會仗著這點來「逍遙法外」。再加上一個無能/不忍心的領導,肯定能讓他們輕鬆度過。不過,真正的工作環境中,哪有如此好事?工作表現如果不佳的話,可以即可被炒魷魚。為此,大多數的員工們再怎樣也不敢太放肆,除非自己也不很想留下來了。
第三、這裡是正常的上班環境。總覺得在國民服役期間做辦公室工作有些怪怪的(不過我沒在抱怨哦)。一群(大多數)不到21歲的年輕男士在辦公室裡工作,各個都沒什麼類似經驗,難免會有衝突等的發生。不過到了「外面的世界」就不同了:那裡,大多數的上班族都是成熟了的,出了大學/理工學院,清楚知道自己在謀生,認清自己的事業目標。為此,他們更會妥善處理辦公室的人情世故。
當然,我也知道:我也許只是僥倖,第一份正式的工作就遇到如此好的環境。我也了解,其他的辦公室也許沒有那麼好,也許政治玩得更加殘忍。無論如何,即使是那樣,目前我都很感激自己有如此的工作環境。雖然工錢算起來比較少,工作偶爾會煩悶,不過我清楚知道自己算是幸運的,因此也沒什麼嫌棄的餘地。
~
說回正題。出了工作,我的人生裡真的沒什麼其他的改變/發展了。於是說,自己在懷疑如此的一成不變是好是壞?其實我每天的作息都挺有規律了,不過出了工作外,其餘的時間好像在浪費著,沒什麼有意義的過著。
當然,還是有在觀看各個連續劇,如《傲骨賢妻》。這部劇我快到尾聲了。最後一系列好像品質下降了,一些評論也都這麼認為。不過我還是沒放棄它,繼續觀看,反正剩下少過20集了。即使爛,也給它爛到完吧。
還有的就是《夢魘殺魔》,我也快結束了。不知為何評論基本上都挺差的,反倒我看得還算津津有味。就像第六系列的結尾我很是享受(只有一兩點的不接受),可是評論卻把它批評得一無是處似的。也許我對罪案型劇集特別心軟?
等到這兩個劇集看完了,我又要找找其他什麼劇集可以追看了。我個人的怪癖就是看那些完全結束了的劇集,為此目前人們瘋狂追看的我暫且放一邊不參與。(原因是因為我不想看完一個系列後要等上一年才能繼續,我想每天看一集,直到看完為止。)
~
也不說是自己老了還是什麼的,只是最近會越來越珍惜身邊的朋友。
我知道自己的個性不是最「正常」的,為此還是又幾個比較親的朋友跟我保持聯繫,甚至感動。我也知道自己有時也不是個稱職的朋友,付出少於得到的。因此,我時不時會提醒自己要珍惜朋友的付出、關心。
日前一位相識多年的朋友主動和我聊天,我老實說特別開心。我們大概是中學之後就失去聯繫了,最多只是在社交媒體上稍微幾句,沒有深入談天之類的。
也許你會覺得——既然你會想念某些朋友,為何不主動約人出來呢?
因為,也許只是我的焦慮作祟,不過我是覺得某些在失去聯絡後,其實沒有想和我保持聯繫。
前些時候偶然碰到__,他見到我時看來很是開心。最後道別時還說道:「下次要再約出來哦」
過不久,我主動約他出來,至少兩次吧,可是都被推掉了。
我在網上曾經讀過,如果有人約你出來,而你其實想要赴約不過真的沒辦法,下次應該換你主動約人了。我當然不是強制每個人都一定要這麼做——也許他真的只是沒空、又懶得約我。無論如何,就當做沒緣分吧。如果有緣,我們日後還會見面的。如果沒緣,我三番五次約他,只會更加難堪。
於是乎,我大多數都沒去約人了。也許這個道理很偏激,但目前我就這麼行事吧。可能日後我會更加「不要臉」地約人,說不定?
就這樣。